磁盤空間不足。 磁盤空間不足。
2019年7月30日,景寧畬族自治縣梧桐坑水電站根據《景寧縣梧桐坑水電站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依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生態影響類》等有關法律法規、《景寧縣梧桐坑水電站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及審批意見(景環[2006]25號),組織召開了“景寧縣梧桐坑水電站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會。參加會議的單位有:景寧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景寧縣水利局、景寧縣小水電行業協會、麗水景皓環境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驗收調查單位)等單位,邀請有關技術人員擔任專家,到會的代表和專家(名單詳見附件)組成驗收工作組。驗收工作組現場檢查了項目建設、運行、管理情況,聽取了景寧畬族自治縣梧桐坑水電站關于項目建設、試運行情況的匯報,聽取了驗收調查單位麗水景皓環境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關于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主要內容的介紹,查閱了相關資料,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形成意見如下:
一、項目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景寧縣梧桐坑水電站位于甌江小溪上游的支流梧桐坑上,攔水堰壩位于金坑口電站廠房下游500米處,廠址位于八條頌附近,發電引水系統位于河段左岸。梧桐坑水電站裝機3×1250kW,年平均發電量720萬kW·h,裝機年利用1900h,工程實際總投資1880萬元。勞動定員13人,其中生產人員8人,管理人員3人,辦公室財務2人。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2006年,景寧畬族自治縣環境監測站編制完成《景寧縣梧桐坑水電站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同年取得景寧縣環境保護局以景環[2006]25號文對該項目環評報告表進行了批復。
目前工程處于發電試運行期,機組運行穩定,相應環保設施已投入運行。
(三)投資情況
工程總投資188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87萬元,占4.6%。
(四)驗收范圍
本次驗收為景寧縣梧桐坑水電站工程的整體驗收。
二、項目變動情況
本項目建設情況與環評基本一致。無重大變化。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1. 廢水:營運期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于農作物有機肥,不外排;加強庫區水源保護工作,不定期對庫區漂浮物進行清理,以便水庫水質得到較好的保護。
2.噪聲:營運期加強發電廠房水輪機組等噪聲源的監管,采取有效的減振措施,確保噪聲不擾民。
3.營運期生活垃圾運至附近村鎮垃圾收集點,由環衛部門處理;機組檢修均委托外單位進行,檢修產生的污油能回用進行回用,不能回用在危廢暫存庫中暫存。
4.按要求連續放水,確保下泄生態流量在0.1m3/s以上,維持水生生物及魚類的生存環境,保持河道景觀。
四、環境影響調查結論
根據麗水景皓環境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的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
1. 生態環境調查結論
根據調查,建設單位加強了庫區及發電廠房等施工區域的施工組織與管理,在施工區域內未發現珍稀動植物。本工程施工期間的開挖裸露面,棄渣堆壓裸露面,以及工程臨時占地等,均得到了生態恢復,目前植被茂密。
項目水庫大壩設一排砂放水孔,能夠確保壩下至小溪匯合處區間村民生產、生活用水。
2. 社會環境影響調查結論
水電站建設無移民安置,淹沒損失較小,無淹沒引起的社會問題。
至今在電站區域內尚未發現珍稀動植物,無重大疫情和傳染病發生,未發現有價值的文物古跡。
3. 水環境影響調查結論
根據驗收監測結果,梧桐坑電站入庫河流、庫區壩前、壩后生態流量、電站尾水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標準,發電站生產未對水質造成影響。
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收集后委托附近農戶清運做農作物肥料,不外排。
4. 聲環境影響調查結論
根據驗收現場調查,項目噪聲主要為水流沖擊聲引起,梧桐坑電站發電廠房周邊最近敏感點為東南側700m的梧桐坑村,項目與梧桐坑村距離遠,有山間隔,對最近敏感點影響較小,不會產生噪聲污染。
5.固體廢棄物
項目產生的固廢包含:生活垃圾、機修廢油。生活垃圾運至附近村鎮垃圾收集點,由環衛部門處理;機修廢油產生量不大,企業暫存于危廢儲存間。
五、驗收意見
景寧畬族自治縣梧桐坑水電站景寧縣梧桐坑水電站工程建設、試運行檔案資料基本符合驗收要求;該項目在建設實施過程和試運行中,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的有關要求,較好的落實了環評報告表和原景寧縣環境保護局批復意見中要求的環保設施與措施,會議建議景寧縣梧桐坑水電站工程通過環保驗收,并按要求公示驗收情況。
公示日期:2019年8月8日—9月8日
聯系人:李小偉
聯系電話:13567095468
公示網站:http://www.heyadoor.cn/default.aspx?pageid=65